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首页 > 学生工作 > 思政教育

经济与管理学院关于在学生中开展“四导四促”实践活动的通知

来自:经济与管理学院 时间:2016年05月12日 浏览:322字体大小:

各教学系、学生班级:
        为深入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》和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》精神以及学校学生工作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,进一步增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培育积极进取、健康向上的优良学风院风,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,学院决定在全院学生中组织开展“四导四促”实践活动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        一、指导思想
       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基础,以营造优良学风院风为重点,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,全面加强思想引导、学业辅导、职业指导和心理疏导,促进学生健康成才、自主学习、就业创业和阳光生活,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、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,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经管类应用型专业人才。
         二、总体目标
        开展“四导四促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是:(1)加强思想引导。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,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,培养健康的道德情操,增强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。(2)加强学业辅导。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,指导学生制定学业规划,明确学习目标,增强学习动力,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,促进学生自主学习。(3)加强职业指导。加强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,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创新创业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、就业观和职业观,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,促进学生就业创业。(4)加强心理疏导。重视和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,引导学生加强锻炼、珍爱生命、热爱生活,提升生存能力和抗挫能力,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,促进学生阳光生活。
        三、主要内容
        (一)加强思想引导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
        1.举办思政教育讲座。积极发挥好党课、团课的教育作用,每学年举办两期党校团校培训,学工办成员每学年至少上一堂思想政治课。内容包括:理想信念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、基本道德规范教育、安全法制教育和廉政教育等,引导学生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,培养爱国情怀、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。
        2.开展专题教育活动。利用班团、社团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活动。具体内容包括: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、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德教育、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教育等,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,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成为全体学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。重视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培训工作,在学生党员中开展“两学一做”活动,引导学生党员牢记党员身份,增强宗旨意识、规矩意识、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。
        3.加强学院文化建设。发掘和提炼学院精神,设立经管学院院徽和院训,营造具有经管特色的学院文化,发挥文化引领作用,增强学生价值认同、使命认同和情感认同,将文化育人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。在“五四”青年节、国庆节等重要节庆日,组织开展“读经典名著、学传统文化”读书活动,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、道德礼仪教育,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素质。
       4.加强宣传思想工作。重视和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,弘扬主旋律,传播正能量,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。学院网站、微信平台、宣传橱窗、电子屏等要拿出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进一步加强学院宣传思想队伍和宣传平台建设,以学院微信平台为重点,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,集聚网上舆论引导合力。加强对学院优秀学子的宣传报道,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。
        5.开展社会实践活动。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暑期“三下乡”、寒暑假社会调查、专业见习、社团活动等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中,通过撰写调查报告、心得体会和学术论文等活动,使学生从中获得价值的正确取向。以城乡社区为重点,以相互关爱、服务社会为主题,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、纪念日及课余时间,围绕空巢老人、留守妇女儿童、残疾人等群体,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,形成我为人人、人人为我的道德风尚。
        (二)加强学业辅导,促进学生自主学习
        1.加强专业学习指导。各教学系要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,其内容包括专业培养目标、开设的主要课程、毕业去向与就业前景等,引导学生增强对所学专业的认知,增强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动力。要为学生推荐专业必读书目,引导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量,夯实专业基础,拓宽专业视野。要指导学生制定学业规划,明确学习目标,增强学习动力,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。
        2.实施学业导师制。制定《经管学院学生导师制工作实施细则》,组建由高级职称教师牵头的学业导师组,开展学生成长帮扶指导服务。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,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;指导学生参加科研工作,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,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;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、创业活动和其他课外活动,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。
        3.加强课堂教学管理。实施辅导员“三每”制度,即“每天下一次课堂、每周听一次课、每月开一次座谈会”,及时了解学生到课、听课、学习情况,处理和化解教学矛盾,促进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。实行课堂登记制度,强化日常教学检查,严抓学生到课率,由学习委员登记每堂课到课情况,每周对缺课情况进行通报,对无故旷课学生视其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、诫勉谈话或相应纪律处分。推进“无机课堂”建设,倡议所有学生上课前将手机关机或关为静音,放入手机袋内,营造优良的课堂教学氛围。
        4.开展课外学习活动。组织开展学习交流会,每年4月份召开考研交流会,帮助考研学习合理报考学校,科学制定考研计划。每月举办一次学习交流会或学习沙龙活动,促进不同专业之间、不同年级学生之间交流。积极引导学生社团结合经管类专业,组织开展营销大赛、炒股大赛、导游大赛等活动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积极鼓励学生申报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,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,使其逐渐掌握思考问题、解决问题的方法,不断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与水平。 
        (三)加强职业指导,促进学生就业创业
         1.加强职业规划指导。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,帮助每个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,使学生学习有目标、就业有准备。邀请企业专家、优秀校友等方面专家开展专题讲座,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,提升就业创业技能。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,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书。假期组织开展走访基层就业创业毕业生、基层就业创业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专项调研等活动,了解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并开展跟踪调查服务。
        2.开展就业指导服务。通过优秀校友讲体会、专家学者讲形势、创业典型讲经验等多种形式,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预期,积极主动就业创业。结合青年学生特点,开展就业形势与政策讲座,引导毕业生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,主动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,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,到县区基层就业,到小微企业就业。完善就业咨询制度,提高就业咨询室使用率,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择业就业困惑。关注家庭贫困、心理困惑大学生就业,明确责任,落实专人,建立档案,开展“一对一”帮扶指导;关注特殊需求的学生,如选调、考研、考公务员、考村官、考事业编制的毕业生,给予个性化指导。
        3.推进创新创业教育。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团,选聘有创业成功经验的优秀校友、企业家和教师担任创业导师,开展创新创业指导服务。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沙龙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,在学生中大力宣传创新创业活动,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,培养学生创业意识,激发学生创业激情。积极选树一批优秀创新创业典型,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学生中的导向作用,在学生中形成崇尚创业、敢于创业、竞相创业的良好局面。定期组织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、座谈会,总结交流创新创业教育经验,推广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成果。
       4.加强就业市场建设。加大与地方政府、行业机构、重点用人单位和校友企业的联系,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,加强与对口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;通过“走出去”、“请进来”,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招聘活动;关注周边城市专场招聘会,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参会面试;组织人员深入珠三角、长三角、长株潭和西部地区开展就业市场调研,了解各地人才需求状况,有针对性地组织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开展招聘活动。
        (四)加强心理疏导,促进学生阳光生活
        1.加强心理健康教育。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,每学期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,开展经常性心理辅导或咨询活动,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,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,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。通过“5.25”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活动,利用微信、微博等新媒体推送优秀心理微文,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,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,珍爱生命,关爱社会,让心灵充满阳光,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。
        2.开展心理咨询活动。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,建立心理健康档案,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辅导,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,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,有效消除心理困惑,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,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。加强学院心理咨询室建设,完善值班咨询制度,实行辅导员轮流值班,对心理问题学生及时开展“一对一”心理辅导,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、及时、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,使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,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,及时帮助学生疏导心理压力。
        3.加强心理问题预防。健全“寝室信息员—班级心理委员—学院心理专干”三级心理“防御”系统,畅通心理问题上报通道。加大对心理信息员和心理委员培训力度,每学期至少对心理信息员和心理委员进行一次培训,开展一次案例讨论,发挥心理信息员和心理委员的朋辈辅导作用,做到心理问题的早发现、早预防和早治疗。在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中发现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,要将他们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治疗。
         四、具体要求
         “四导四促”活动是我院学生工作的主线,贯穿于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。为此,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抓好落实,确保专题教育活动取得实效。
         (一)加强领导,有序推进
         学院成立“四促四导”工作小组,由院长李清泉、总支书记谷显明任组长,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杨建军为副组长,负责“四促四导”活动的组织实施。工作小组下设四个专项小组:思想引导组:由莫远胜、王婧负责;学业辅导组:由王君、康平负责;职业指导:由胡勇胜、唐鹤轩负责;心理疏导组:由宋秋云、陈红梅负责。同时,要通过实施“导师制”,开展“目标生活”、“月光寝室”、“无机课堂”、“阳光心理”等活动,分阶段有序推进各项工作,确保活动落到实处。
        (二)明确责任,凝聚合力
         实现“四导四促”活动的目标需要各方明确责任,要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,辅导员为主导,学生干部为主力,专业老师积极参与的全院上下联动机制,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,凝聚良好风气,凸显正能量。要将实施纳入年终考核,对在“四促四导”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教师,要在评优评先、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。
        (三)突出实效,形成特色
        实现“四导四促”活动的关键在于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,确保专题教育活动取得实效。全体辅导员、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将“四促四导”工作贯彻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全过程,切实做到教书育人、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有机结合,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同时,要及时总结经验,力求通过“四导四促”活动,形成我院学生工作特色。
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经济与管理学院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6年4月20日

Copyright © 2015        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       管理登录        网站建设 :嘉杰信息
通讯地址 :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        邮编 :425199        联系电话 :0746-6381074